在企业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质量成本这个问题渐渐浮出了水面,如果成本控制没有做好,那么便不会得到如期的效果,只会事倍功半。如何做好质量成本管理,是企业应该去思考的问题。下面我们分享一下:质量成本到底如何实施。
—1—
工厂企业开展质量管理工作时,除了建立并落实质量管理制度之外,还需要做好质量成本核算工作,以便更好的实现低投入,高效益的质量管理。
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了保证满意的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由于产品质量未达到满意而产生的一切损失的总和。
—2—
质量成本是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经济性表现。是衡量质量体系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对质量成本进行统计、核算、分析、报告和控制,不仅可以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途径,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同时还可以监督和指导质量管理活动的正常进行。
企业为了使产品能满足适用性的要求,就要在全过程防止缺陷产品的流传,就必须对产品进行检验或试验,因而发生了鉴别成本。产品在检验或试验时可能失效,也可能在用户使用中发生故障,在出厂前也可能对有缺陷的产品进行返修或在保修期内为用户更换或修理产品等,使企业不得不为此付出质量损失。
由于存在出现故障的可能性和进行鉴别的必要性,企业还应该投入预防成本,以减少现生产产品和新开发产品的损失成本和鉴别成本。
—3—
因此,质量成本根据ISO9000系列国际标准质量成本的定义是:将产品质量保持在规定的质量水平上所需的有关费用。它是企业生产总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质量成本由两部分构成,即运行质量成本和外部质量保证成本。
一、运行成本
运行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支付的一切费用以及因质量故障所造成的损失费用之和。它又分为四类,即企业内部损失成本、鉴定成本、预防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等。
1、内部损失成本
内部损失成本是指产品出厂前因不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而支付的费用。主要包括:废品损失费用、返修损失费用和复试复验费用、停工损失费用、处理质量缺陷费用、减产损失及产品降级损失费用等。
2、外部损失成本
外部损失成本是指成品出厂后因不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导致索赔、修理、更换或信誉损失等而支付的费用。主要包括:申诉受理费用、保修费用、退换产品的损失费用、折旧损失费用和产品责任损失费用等。
3、鉴定成本
鉴定成本是指评定产品是否满足规定的质量水平所需要的费用。主要包括:进货检验费用、工序检验费用、成品检验费用、质量审核费用、保持检验和试验设备精确性的费用、试验和检验损耗费用、存货复试复验费用、质量分级费用、检验仪器折旧费以及计量工具购置费等。
4、预防成本
预防成本是指用于预防产生不合格品与故障等所需的各种费用。主要包括:质量计划工作费用、质量教育培训费用、新产品评审费用、工序控制费用、质量改进措施费用、质量审核费用、质量管理活动费用、质量奖励费、专职质量管理人员的工资及其附加费等。
二、外部质量保证成本
外部质量保证成本是指为用户提供所要求的客观证据所支付的费用。主要包括:
(1)为提供特殊附加的质量保证措施、程序、数据所支付的费用。
(2)产品的验证试验和评定的费用。
(3)满足用户要求,进行质量体系认证所发生的费用。
—4—
由于保证产品质量进行的管理活动所支出的费用包括鉴定成本和预防成本两大类,而质量损失所支出的费用包括内部质量损失成本和外部质量损失成本两大类,因此质量成本可表达为:质量成本=(鉴定成本 + 预防成本)+(内部损失成本 + 外部损失成本)。
公式中前一项为确保和提高产品的质量所支出的费用,后一项为质量损失费用。企业生产的产品为取得顾客的满意,前一项成本该投入,而第二项成本就要设法使其减少,这也是质量成本管理中主要控制的项目。
在现实环境中,一般人们认为在质量和成本之间存在一个均衡点。只要找到这个点,就可以在确保质量水平的情况下成本最低。但是,这里所考虑计算的成本仅限于可定量的直接质量成本,但较难定量的间接质量成本,尤其是无形质量成本未考虑,因此有所局限。实际上,改进质量的方法多种多样,不仅仅是鉴定成本和预防成本的投入。有时通过改进流程,如水平对比法和业务流程再造。
现在咨询,企业更早实现降本增效